二是需要建立与加强的计划轨(或称战略轨),即央行向承担宏观-战略投资使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宏观-战略投资基金直接出资,以股权资本的形式投放基础货币。
第二,推动消费金融的发展,不只是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认识到,整个中国社会所有的人,特别是草根出身的年轻人,一辈子幸福的提升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观念的调整尤其重要,尤其把消费金融、普惠金融进一步在方方面面提上日程,推动发展,不要因为校园贷或消费贷款碰到一些问题,就说消费金融现在已经走过头了,大可不必。
我们不妨简单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种疾病一旦得上的话,要花掉1000万元去治疗,假设每年每个人得上这个病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但如果没有疾病保险会怎么样?一家三口人要存钱存满多少时,特别是做母亲的,才可以睡好觉,才可以不用考虑疾病带来的影响有多大,一家三口要存满3000万才可以完全放心。长话短说,我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对金融理解方面同样做调整,就是把金融不只是理解为企业融资、投资建设融资,同样也包括消费金融,除非我们做这种调整,否则的话以后产能过剩、靠投资带动、靠出口市场带动的结果会继续下去。道理蛮简单,至少我自己回过头来想,我在80年代初上大学,每天可以花的钱不到1元钱,那个时候是我一辈子收入最低或没有收入的时候,但是那个时候是我最需要花钱的时候。到现在为止,关注贷款类的普惠金融比较多,但也应注意到保险类的普惠金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扶贫方面,保险可以作为的空间比信贷更大。
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我在80年代、90年代把未来年长了以后的收入转移一些到那个时候来花的话,有可能我谈女朋友的对象都不一样,对我有兴趣的女孩也会多很多。这样一来就带来一个很直接的理解,即金融=企业融资=建设投资金融。然后认为有爱情的婚姻反而是很奇怪的,觉得很古怪,婚姻怎么可以跟爱情连在一起呢?在18世纪以前的欧洲社会,也把爱情看成跟外面红颜知己,或者是跟妓女的事情,就像小说《茶花女》讲的一样,人们对爱情的理解是那样的,而不是跟婚姻有关的。
但是你其实很喜欢的一本书是弗里德曼的《自由的选择》,你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这是不是你研究金融的另外一个目的? 陈志武:当时我就看了弗里德曼介绍经济是什么,好的体制安排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就谈到了一个核心的人的行为和追求目标的地方,就是选择自由。他的研究发现,消费金融让美国人的财务纪律变得更好,家庭理财的做法、观念甚至职业,就这样子被催生出来了。这样一来,稍微数学好一点的人都知道,每个人一年的预期损失是一块钱,也就是,一亿分之一的概率,乘上一亿的开支。他特别警惕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巨头公司因为对获客的方便或者对流量的把控,来侵入到金融领域,你怎么看他的观点? 陈志武:2013年、2014年的时候,在一些文章里面讲了,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什么其他手机金融,还是原来的物理网点金融,金融还是金融。
许许多多的研究表明,追求热点跟风,往往是让自己的财富加速缩水的最好方式。婚礼不只是为了热闹,这种热闹是为了让很多人见证婚姻的承诺,抬高任何一方的违约成本。
这些教学经历和观察让他思考:如果今天的中国人还不能像金融理论模型中的消费者那样,能够在众多信贷、保险、投资、养老、理财金融产品中去挑选并找到最理想的投资理财组合,那么,在更传统的古代、近代社会,人们又是如何生活、如何规避方方面面的风险,做好养老、病残时期的生活安排呢?对于没有外部金融市场的传统社会的人而言,金融经济理论还适用吗? 由此开始,陈志武将金融作为大社会中的一份子来理解金融、理解社会。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用有此类担心了。这样一来,把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企业家、创业家的时间往错误的地方去引导了,这也是一种资本市场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市场越来越发达以后,个人的自由可以实现。
在一场总统辩论中,说到老布什竞选团队推出一个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把马萨诸塞州一个抢银行的黑人庭审的一段话给播出来。过去40年地缘政治不很重要,未来40年地缘政治会非常重要。马腾:我想起很早以前看了一部电影叫《月色撩人》,里头有个女主角,她说之所以我的第一次婚姻不成功,是因为我没有办婚礼,所以我的第二次婚姻一定要办一个盛大的婚礼。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说,如果你到四五十岁时不能够在躺着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也赚钱,那你就太失败了。
到了今天2019年,中国的资本市场方方面面,品种越来越齐全,从对冲基金行业、私募基金行业、PE、VC到股市,各种不同的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科创板、主板等等,保险市场,都很多。如果你花一千块钱买的西服更加体面,更加表现你已经实现的这些成功的话,你做销售的时候,你去找工作的时候,成功的概率都可以提升很多。
这两三家还能够活下来,他们在全球的地位会非常高,他的定价能力也比较强Q6:如果婚姻制度消失的话,那么家庭的组织形式会是什么? 陈志武:人类的婚姻会转型,但是家庭的组织会越来越可能会淡化的 进入 陈志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 婚姻制度 。
他发现因为有月供,因为借贷带来的月供挑战,让人们变得更加提前规划自己未来的收入和花费的方方面面。马腾:传统婚姻有社会分工在里头,也有子女的延续、养儿防老等多种诉求。现在很多人可能不用有此类担心了。我以前也讲过,可能很多人说消费金融,你看看又不是投资金融,多不好。小财说: 最近十余年,在中国内地的各种经济金融论坛,碰到陈志武教授的概率并不会太低。我最近在一些书和很多演讲里,说到这种理解完全是错的。
如果你花一千块钱买的西服更加体面,更加表现你已经实现的这些成功的话,你做销售的时候,你去找工作的时候,成功的概率都可以提升很多。陈志武:对,就是这个道理。
9988又怎么样,真的就因为股票代码是9988,就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吗?我不信这个。马腾:这两天有一家非常大的互联网巨头公司阿里巴巴它是选择在中国香港上市。
陈志武:我澄清一下,不只是中国人,其他人类社会里都有一些人有爱情,但那不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我之所以把美国来作为一个参照,就是因为中国也在经历类似的转型。
以下为访谈实录,因篇幅限制,实录有删减。第一,对于结婚当事人来说,不管怎么样,结婚是人生很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有了金融以后,跟谁结婚的选择都可以很不一样。这样一来,就反映了因为资产定价、股市的定价完全错位了后,把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都过多的引导到不该去的领域里,到最后,一窝蜂产生的社会代价也是非常大的,这是一个很具体的教训。
后来,美国人就说这个人说得太经典了。陈志武:现在很多老行业,特别是在美国,很多老行业剩下的公司有相当的寡头地位。
因为通过家庭养子防老,能让你对未来的生老病死充满安全感,不管发生什么都不用担心了。马腾: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对吧? 陈志武:有了金融和其它市场之后,为个人人格的独立和自由,用不着去跟一个没有感觉的人去结婚、过一辈子。
你用金融帮他们更多消费,这不是浪费吗,这不是鼓励透支未来吗? 其实,我蛮喜欢1926年后哥伦比亚大学的Seligman教授做的一些研究,一个是发现美国人当时对消费信贷会带来负面作用的担心是多余的:当时,很多美国人担心这个会不会让美国人变得越来越透支未来,越来越没有控制力、乱开支,会带来更多不负责任的行为。马腾:对,我周围的很多朋友也经常会说到财务自由这个词,有一天实现财务自由了,就要出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或者和我更爱的人在一起等等的。
我说这个话有一个前提条件,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要发展得很好,而不是让资本市场变成一个劣币驱赶良币的地方。另外,在我们看来,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是不是能够发挥它应该发挥的资源配置,给人们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机会出现根本的改变,是不是能够做到,关键的一点就是资产的定价不能够错位太多。到了今天2019年,中国的资本市场方方面面,品种越来越齐全,从对冲基金行业、私募基金行业、PE、VC到股市,各种不同的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科创板、主板等等,保险市场,都很多。您怎么来看阿里巴巴的这个选择? 陈志武:我昨天看到一个报道就是讲他们在(中国)香港的股票代码,选择9988,也是进入迷信的地方。
在中文里,一直到大概1898年以前是没有爱情这个词的,中国社会没这个说法。这样一来,把社会资源、人力资源,企业家、创业家的时间往错误的地方去引导了,这也是一种资本市场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现在,各种金融借贷选择的途径多了,我用不着去通过收份子钱、礼钱来实现融资的目的。之所以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一旦我们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看待分析世界,在我看来是找到了人行为的本质性东西。
但,是礼尚往来,下次等你们家也要办酒席,或者盖房子、买房子,你们家也出现一次性大开支这种事情时,我也要给你还这份礼钱,外加一点额外回报。比如说在农业社会的时候,地主们之所以可以赚更多的钱,是因为他们拥有土地资产,土地资产可以租出去,或者雇很多的人帮助他来耕种,这些土地种粮食然后贩运去很远去卖。